四岁女童伤害了人们的信任感

前段时间,哈尔滨市宾县“四岁女孩照料瘫痪双亲”的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们对这件事情也是评价不一,为了调查事件原委,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专程到故事的主人公四岁女孩小悦家进行调查,调查后发现,小悦家里确实比较贫困,但小月的父亲没有瘫痪,小悦本人也没有在家里挑大梁,而且当地政府的救助也为缺位。

“四岁女童”这个关键词成了激发人们同情心的源泉,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如果把情况原原本本地平铺直叙出来,关注度可能不会太高,不过,无奈之下的虚构,很可能会伤害任务人之间的信任感。提供帮助者多是捧着一颗赤诚之心而来,要是发现凄惨的故事里掺了水分,感人的情节原来是加了设计,让人震惊的情节是被刻意放大,好心人的一腔热血难免会被泼上凉水,在遇到类似的感人事件,必然会在内心打上几个问号。何况,这样的炒作对于政府救助部门,甚至对于帮助小悦家的乡亲们,都是一种变相的抹黑。

网络时代给普通人提供了发布信息的便利渠道,但如果求助信息的发布如同游戏一般,一旦“狼来了”再现,那也不要责怪公众是麻木的看客。希望每一个小悦都能通过正当的方式得到救助。

(共431字) 阅读全文(213)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