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照亮未来(二)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正视历史,莫走回头路——写给安培等日本右翼的忠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14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备受国际社会(特别是中韩等邻国)关注的“战后70周年首相谈话”。然而,安倍在谈话中所表达的日本对战争和历史问题的态度却并不尽如人意。

在谈话中,安倍回避了直接的“反省”和“道歉”,也没有直接提到日本的侵略和殖民行为,只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和第三方的语气蒙混过关。同时,安倍还以“与那场战争没有任何关系”的日本人及其后代“不能再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为借口,宣称日本今后无需继续道歉。

安倍谈话中暧昧的措辞和遮遮掩掩的态度,无疑再次暴露了安倍等日本右翼扭曲的历史观和不可告人的“野心”。

回顾2012年以来安倍的一系列不当言行,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

一方面,在对待战争和历史问题上,安倍不仅态度含糊、遮掩,甚至公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

2013423日安倍试图修改就日本侵略和殖民历史表示歉意与反省的“村山谈话”,抛出了“侵略定义未定论”。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他就日本二战时期的侵略行为表示,“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而事实上,早在1974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就已经明确给出了侵略的定义。

201312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然参拜作为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的靖国神社。而20142015 815,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当天,安倍都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

安倍这些公然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引发了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尤其是中韩两国的激烈批评和抗议。

另一方面,二次上台以来安倍通过重释“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推行新安保法等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不断强化日本自身的军事力量,试图抛弃“和平宪法”的束缚谋求军事大国化。

“和平宪法”即二战后为了杜绝军国主义再次滋生,在军事上对日本进行制约的新宪法。“和平宪法”的核心在于日本放弃发动战争的国家权利。

然而新安保法规定:在与日本关系密切的他国遭遇武力打击等“存亡危机事态”下可使用集体自卫权,同时解除了自卫队海外活动的地理限制并将支援对象扩展到美军以外。这一法案为日本自卫队支援多***队提供了依据,也规定了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发起武力攻击的条件。

可以看到,新安保法已经和此前的日本和平主义路线之下的安全政策有很大不同:过去是“专守防卫”,现在是先发制人;过去是个别防卫权,即只有当日本本土遭受军事入侵时才予以还击,而现在则是集体自卫权。

安倍在思想上在历史问题上的右倾化,同时在战略上谋求军事大国化,如果将这两方面倾向结合在一起看,我们隐约的发现了一条穷兵黩武的老路。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不善于从历史当中汲取教训的人,往往会重蹈覆辙。”安倍势力念念不忘的日本“帝国辉煌时代”,对中韩等周边国来说却是遭受军国主义侵略的痛苦年代。而对于日本和日本人民来说,也正是军国主义将其引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二战期间,日本的社会财被迅速消耗。至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已经崩溃,失业人数猛增到1300万,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使社会矛盾大大激化,战争再打下去日本的人力资源都有枯竭的危险。而广岛和长崎的原爆则成为了日本人民永远的噩梦。

然而,战后70年才是日本真正应该引以为豪的70年。在这期间,得益于 “和平宪法”的护航,日本以“和平主义”精神搞建设。1955-1964年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1965-1970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第六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西方学者认为它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毋庸置疑,从过去的军事立国不归路到战后经济立国的辉煌成绩,“和平主义”为日本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

以战后70年为起点,日本将何去何从,这对于安倍和日本都是一个重要的抉择。

抚今追昔,如今的日本政客应该清楚的明白,日本的强大不需要倚靠军事和修宪,正视历史,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振兴、文化繁荣,日本就可以成为让人尊敬并对世界做出积极贡献的国际强国,如若谁让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定会被国际社会所不容。

(共1523字) 阅读全文(100)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发表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