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探析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探析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黄璐璐)

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课程实施的必经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尤为突出。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高职“概论”课的这一转化异常艰难。实现转化需要攻克诸多难关(教学内容繁多规定学时不能容纳、理论体系庞大教师难以全面驾驭、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高职思政课的课程设置给教学增加了难度等),从而构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概论”课教学体系。

关键字:高职 思政课 “概论”课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 必要性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需要进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既有政策支持,又有长期广泛的教学实践证明,本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则需要以揭示产生必要性的根源为前提,即首先明确转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揭示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从而明确问题之所在,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思路。

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课程实施的必经环节

课程的实施一般经历两个主要环节:第一个是思想理论向教材体系的转化,第二个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中,第一个环节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在课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是潜在的;而第二个环节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它将教材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出来,形成学生的知识、能力、信念等,即完成课程目标的实现。“两次转化和飞跃前后衔接、连续一贯构成了完整的课程实施过程,缺一不可。”[1]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尤为突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具有独特地位。因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由国家组织专家组统一编写的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的高度统一性与理论权威性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普遍正确性,为思政课功能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但同时也为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带来了两个困难。

第一, 教材的统一性难以适应教学的差异性

高校使用的统编教材传达了统一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但是各高校的办学层次、生源状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统一的教材体系难以适应各个高校的具体教学实际,因此,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

第二, 教材的理论性难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使用的统编教材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和理论表达的学理逻辑,包含庞大的理论体系、使用高度凝练的政治语言、学术语言,具有理论权威性。然而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信仰的形成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对于当今的大部分90后大学生来说,统编教材高度的政治性、学术性、抽象性等理论特点都会使其望而却步、失去兴趣,从而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要使教材的理论体系转化成学生的知识、信仰体系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遵循教学规律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

三、高职“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需要突破的难点

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高职“概论”课的课程实施集高职与“概论”课的两难于一身,使这一转化异常艰难。高职“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需要突破的难点大致包括:

1、教学内容繁多规定学时不能容纳

“概论”课本身知识点比较多,而教学课时相对不足,在规定的课时内难以容纳全部内容。而高职院校“概论”课学时学分比本科院校还少三分之一,使得这一难题更加突出。

2、 理论体系庞大教师难以全面驾驭

“概论”课内容博大精深,纵贯百年历史,横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 每一方面内容都包括许多专业知识和具体理论。一般而言,以高职教师的素质,很难拥有如此宽广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专业水平,难以全面驾驭课程内容。

3、 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

“概论”课内容理论性强,涉及诸多领域的专业概念和理论知识,政治性、文件性的阐述比较多,同时整本教材高度概括凝练。这对于知识结构简单、理解能力比较低的高职学生来说,接受和掌握就更加困难。

4、 高职思政课的课程设置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原理”课、“纲要”课、“概论”课四门课程。其中“原理”课和“纲要”课的内容是“概论”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但是根据“05方案”本科院校开设四门课程,而高职院校并不开设“原理”课和“纲要”课,这就给综合能力本不如本科学生的高职学生学习“概论”课,更增加了难度。

总之,高职“概论”课教学 “先天”条件不足,因此转化尤为艰难,实现转化需要攻克诸多难关从而构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概论”课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秉公. 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9).

(共2190字) 阅读全文(103)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