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某大学新学期全面推广“学生自主保洁”,可开学后不少宿舍垃圾无人清扫,成堆垃圾早已溢出角落中的垃圾桶。面对新政,在微博吐槽还不过瘾的一些大学生们,日前又发起了“帮昌大校长上头条”的话题。让人不禁反思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到底去了哪里?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下“象牙塔”里很多“天之骄子”的动手能力的确不敢恭维。或许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把 “学生自主保洁”选定为担负“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制度改革突破口,正所谓用心良苦。但反观推行过程中遭遇的“骑虎难下”的困境:这厢是学生集体反对,宿舍楼垃圾成堆;那厢则是校方“扎实推进”、决不收兵的决绝之态,却已然与“学生自主”的初衷偏离太远。不禁让人担忧:假如双方执意这般“硬碰硬”,斗到最后除了一地鸡毛,又能剩下什么?
客观地说,作为高校在后勤管理上的创新之举,这项被校方寄予厚望的“学生自主保洁”探索,对于磨砺大学生吃苦耐劳毅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德育水平等都大有裨益。但若要保证这种影响是正向、积极的,还少不了学生积极配合这个大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南昌大学此番“变 革新政”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何尝不是部分学生许久以来养成的懒惰习性在作祟?对于校方的一片苦心,本能地表现出了“无理的愤怒”。
为何说是“无理”?首先,倡导学生进行常态化的劳动实践,本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题中之义,校方正视学生“眼高手低”、“素质滑坡”的严峻现实, 针对性的作出制度安排,完全是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的表现。对此,作为学生,岂有讨价还价之理?其次,学校前期已就“学生自主保洁”在部分学院进行了试点,此番在全校推广说明已具备可行性,起码不至于引发集体反对;再者,学校也无意把学生们当“苦力”,想以此“省钱”,因为原本发给保洁员的工资会发给参加保洁的学生,并无“折腾”学生之意。
当然,要把已经充分专业化、市场化的高校校园保洁服务“转手”交给学生,其中涉及的观念转变、工作交接、服务技能等现实问题,都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足够周全的制度设计去查漏补缺。这些基础性工作没有做好,就让“学生自主保洁”带病上路,确实欠妥。但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大学生,也应该有一份理
性表达诉求的自觉和有则改之的纠偏姿态。岂能以“罢工”这种方式跟学校搞对立?又岂能不怀好意地发起所谓“帮昌大校长上头条”这种扣着貌似“维权”帽子, 实则无厘头的荒唐行动?
有些大学生总是把自己是来大学读书的挂嘴边,那么我就要问,你说你是来读书的,那你为什么沉迷于玩游戏?中国电子游戏的主力军就是大学生们啊,进了大学校门,不论家庭条件好或坏,不论父母贫或富,最重要的装备就是电脑。请问它是学习必需品吗?不是。它是游戏的必需品,是聊天交友的必需品。若干大学生宿舍,只要不停电,那宿舍通夜的灯光下,都有大学生奋斗的身影,他们不是在背英文单词,也不是在学数学公式,而是沉浸在打怪升级的快感之中。
你说你是来读书的,那你为什么热衷于谈恋爱?现在,有大学生没有恋爱经历的吗?估计屈指可数。网络上有各种数据,有的已经触目惊心。中国大学生恋爱、同居的比例,估计与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地位差不多。
我们离文明社会的距离在哪里?就在责任。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丝毫不管对于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公汽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抓小偷 不是自己的责任。安全开车是司机的责任,交通畅通是警察的责任。生孩子是自己的权力,生了不养,养了不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丢垃圾是自己的权力,环境清洁是环卫工人的责任。视公共场所为私人空间是自己的权力,维护公共秩序则是政府的责任。不论什么事情,首先都找别人的原因,追究别人的责任,从来都没有反思自己,这样的人又有何担当和责任可言?
就拿我校招生宣传工作中“微信百千万”工程来说,每个学生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大力宣传自己的母校,正所谓,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我校招生宣传工作能否顺利的完成取决于每个大学生自身的责任和担当,校园保洁工作和招生工作一样,都存在内在的相似性,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引导。
因此,我认为要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以当前社会实际为引导,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和自我管理的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政主阵地的作用,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枪,使责任与担当意识深入人心。二、加强高校辅导员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重要作用,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深入生活,让辅导员老师的关爱走近每一位学生的身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学生和辅导员老师之间建立互信互爱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为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100多年前出版的《大学的理想》一书写道:“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大学之中有争议,能让学生和高校更多地思考个人、集体和社会,更多地感受权利、责任和义务,对于他们的成长、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站在科院这位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每个人多一些责任和担当,多一份温暖和爱心,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共1935字) 阅读全文(35) | 回复(0) | 引用通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