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提升思想管理工作成效

各位领导、同事和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传媒学院辅导员李娜,很荣幸有机会能把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今天我想分享的是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以文化人”的工作方式。其实就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首先,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文化层次的群体,具备“以文化人”工作方式的基础。作为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是经过了将近20年的文化教育、学贯中西、深谙世事变化之人。所以在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文人,“以文治文是知识分子的专利”。所以我平时会使用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精华引导学生,会充分应用系统学习过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有时也会把学过的哲学原理搬出来为同学们更新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凡此总总都是我们知识分子的专利。所以政治辅导员必须不断的积累独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文化化人的本领。用理性的思想构筑学生强大的内心和责任感。

记得前几年带过的一个开朗漂亮的女孩,大一入学不久就连续旷寝2次,谈话时那毫不在意的表情真让人头疼,她认为学校多余管着大学生的自由,上大学了不应该像高中那样什么事情都被管束,完全没有意识到个人行为对于集体的影响,通过谈话了解到漂亮女孩是独生女,从小就任性习惯了,所以有此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让她适应学院的管理方式和生活环境,我一共约谈了二次,第一次主要跟她讲:“克己是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要克制凡事专从自己利益出发的行为,而应该考虑别人的利益,这样才能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还围绕哲学中“联系的原理”,告诉她“人和人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独立存在于生活之外的,而是众多学生关系网中的一个点,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女孩无假旷寝的行为不但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周围同学都会承担连带责任,对她的人际关系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漂亮女孩虽然任性但是自己也觉得应该适应学院的环境,还说自己有些道理是明白的,只是自控力很差等等。我为了帮助她强化学会自制,加深自制的提醒功能,在第二次谈话时,让她在一张彩纸上用大大的字写上“自控力”三个字,并且我俩同彩纸来了一个美美的合影,用来提示她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自控力的人,这张美照把自制力差的她定格在那一年、那一天的那一刻,没用一句批评的话语,漂亮女孩直到毕业再也没有过旷寝的记录。辅导员教育学生所说的文化道理并不需要有多高明,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保留自尊,可以有时间自省,长大就是这样漫长的过程。

其次,对于违纪学生来说,“以文化人”的工作方式利人利己、教育效果更彻底。

其实辅导员的工作是个技术活,很有说道。比如说批评教育这种方式一定要慎重使用,用不好伤人伤己。我的经验是“批评学生肯定走心,不走心的批评教育,学生也是不痛不痒,起不到任何作用,事过之后学生还会涛声依旧”。

所谓的伤人,比如说批评学生尺度把握不好的话,最后是得罪了学生,起不到任何效果,因为有的学生就认为“老师批评我更多的是因为我表现不好了、违纪了、给导员扣分了、不给导员面子啦”等等,面对严厉批评很少有学生真心认为“老师是为了我好”。咱们艺术类学生骨子里大多都有自由主义的思想诱因,由此带来的侥幸心理相当泛滥,辅导员强制的方式或者出了事当头棒喝的方法,大多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从小到大在学生面前发脾气的、讲道理的大人应该是数不胜数了,我们算老几啊。我有一次看见一个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买好吃的就任性撒泼的哭闹,妈妈见有围观的,没有控制住自己情绪,就推搡自己孩子,想要恐吓住小孩,但是没想到孩子反过来也来打妈妈,你来我往的真心互相伤害的不轻啊。我非常不赞同有些家长粗暴的管理方式,看起来是在管孩子,但实际上应该是维护面子或者发泄对生活的不满吧,往往就是以大欺小,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所以辅导员的思想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站在学生的角度,一味的发脾气其实是无效的,按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考虑学生思想教育的规律,最有效的还是要重视春风化雨、以文化怨的工作方式。

所谓伤己,就是走心的批评教育肯定会伤害自己的。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如:伤脑、伤神、伤肝、伤胃等等。再说了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即便不会这么严重也影响温文尔雅的教师形象的。

所以采用“以文化人”的工作方式是偏温和的,特别适合我这种怕生气的性格体征,有人会质疑说,你性格那么软弱能管好学生么?我也曾经质疑过自己,但是后来发现,整体效果还可以。因为我知道“学生都是想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哲学上有一个原理说“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破度的范围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学生小错不让犯,积怨已久的话,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必然会增加,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辅导员的思想引导工作一定要重视有输有导,方可成就以文化怨的境界。辅导员也必须承受学生犯错所带来的来自学院领导、同事和学生相互攀比等等的压力。

结束语:尊重学生,以文化怨,利用教育规律引导青年学生行为规范,学以致用,以文化人,利用专业知识引领青年学生思想。这就是文化育人的力量,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他们从来不缺乏大道理的教育,但是真正管用的、有道理的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强心针,而高校辅导员更不应该浪费十几年如一日练就的这一剂良药——“以文化人”的教育方式。

我的发言结束了,祝福各位领导、同事和同学们,天天快乐、日日进步!

(共2065字) 阅读全文(49)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