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塑提升个人素质平台

点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塑造提升个人素质平台

------关于参加辽宁省2017年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今年我代表学院参加了2017329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承办的辽宁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复赛包括笔试(基础知识测试、网文写作)、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三个环节,复赛个人总成绩排名前30名者晋级决赛。决赛于330日举行,决赛包括演讲和谈心谈话两个环节。

第六届比赛参赛高校为86所,共258名选手。本次比赛设置了团体奖和个人总成绩奖各30个,另外基础知识、博文写作、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主题演讲和谈心谈话都单独设置了单项奖各30个。比赛中我和我的队友完成了任务、争得了荣誉。在赛前和比赛的过程中我都有很深的体会,特总结以利他人他日再战。

首先,赛前我战胜了畏难情绪。

在听到处长告诉我说我需要再一次参加比赛时,我的情绪是麻木的,很快心底升腾出一种紧张抵触情绪,但是根据我多年工作的经验,我很快就能够辩证的接受这次挑战,轻轻松松也是过,紧张充实也是过,这就是日子,我预想过,当我从3月初活到3月末再到56月暑假这接续不断的日子中,我知道我会一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反正不会死,来啥就干啥呗。正赶上学生开学的日子,大一学生的下学期百废待兴,学风的夯实、习惯的养成、严格的监督、学生事件的处理、合唱比赛的跟踪、各种文件表格的完成、大会小会的准备落实和总结,所有的所有都在一锅粥里面熬着,但是比赛的基础知识复习、网文的练习、主题班会的策划、跟拍、主持和剪辑,学生团队的管理是另外一种佐料,一定要把握分寸,付出精力才行,总之熬糊了是坚决不行的。学校的日子和家里的日子我有点分不清主次了,晚饭我都不做了,正好减肥。把搜集到的50余份文件一一打印出来,我开工了。这里我就要感谢很多人了,比如说我的领导们:书记、院长、院办的同事们,估计许多行政工作都安排给了其他同事、签假条也给我开绿灯、积极主动协助我打印几百页的基础知识材料、室外的劳动也允许我偷懒了;再比如我的学生们,当得知我要参加省里比赛时,同学们都自觉的学会自我管理和服务,连打架闹矛盾都相互协商解决,不给我增加负担,让我的学生管理工作按部就班的向前进行;再比如我的办公室同事们,为我提供了和谐的复习环境、替我签假条、跑学生休学手续、帮我带饭、替我接待学生;再比如我的家人,晚上不做饭时他们说正好减肥了,看着我早晨5点多起来看习主席两会讲话、晚上10点多在那奋笔疾书时他们也是关心的嘘寒问暖,只是偶尔另一半会嗔怪的说,“你的劳动真对得起你的工资”,但是我知道10年了,他的心里早已接受了现在的我。太多要感谢的话,不过说再多也没用,关键看我行动吧,无论是领导同事和家人,落下的我会补上,对不起的我日后会多付出。总之赛前的畏难情绪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克服了,总算完成了班会录制和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的准备工作。

其次,赛中我控制了紧张情绪。

当我们到达海事大学中远厅报到时这种紧张情绪就断断续续的开始了。报到分三组抽签,我的队友们离我很远,周围坐的都是兄弟院校的同仁们,看见他们一张张毫无笑脸陌生的眼神,我才开始紧张的,我感觉我的笑容真的很不自然。不过按照我的心理素质很快就平复了情绪,抽签的过程中还在班级群里面强调了合唱比赛中班级干部应该如何应对各种矛盾之类的云云,一直到结束我们还算顺利,我的基础知识抽到的是第二考场98号,案例分析是15号,主题班会是20号。

第二天比赛内容是基础知识笔试和案例分析。上午830分和下午1230分在远航楼集合,生怕自己去晚了,因为大连市内的交通状况,尤其是海大周围的交通形式一直很不乐观,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的我,早饭没吃也不觉得饿,经过队友提醒在远航楼的自动售卖机上买了一罐八宝粥,心想足够我一上午的能量消耗了。但离家在外,偶尔想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会让我稍微紧张,如果头一天告诉我消息,第二天就直接让我去比赛,我肯定不多想,考砸了也正常,但是提前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告诉我,我要是考的太差劲,好像回去也不好交差。其实比赛当天我已经适应了这种紧张的情绪了,心跳都是正常的,因为基础知识和网文写作是日常功夫的比拼,现在就是紧张到心脏病爆发也无济于事,想想自己多年的积累、20多天的文件阅览,总不至于倒数,再看看周围比我更紧张的同仁们当时是啥也看不进去了,至少我还能看进去题呢,我的心情就好了许多。

从考场发卷到考试结束一共是2个半小时,但是我适度紧张而稳重发挥的答卷情绪让我体会到的只是一瞬间就交差了,我的思路始终在试题上来回思索,我不仅要答题,还要记录大题的题目,回去回忆出来提供给下一届参加考试的同事们肯定会有用,这一届的基础知识测试题总体上出题水平很玄妙,单选和多选题大部分从文件里面出题,乍一看题目很开心,都是自己平时看过的,但是越往后读题目就越尴尬,平时认为重点的“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三个规律”之类的都没考,考的怎么都是我未列为重点的知识点呢,很是郁闷,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复习这些题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复习总会从浅入深,怪不得很多学校从半年前就开始组织团队奋战职业能力比赛了,我们在最初复习的所谓的重点,在出题者看来是最浅显的,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复习到文件中更深的地方就参加考试了,想名列前茅那还有很多差距的。基础知识测试的紧张情绪我很容易就适应了。应该说每个人都经过高考的历练,这点紧张也是小case了。但是下午的案例分析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我是第三组第15号出场,我们在远航楼303候考,手机没收了,大眼瞪小眼的等着自己的出场,当第一号开始,选手们陆续被带出去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情是一紧一紧的,考什么题也不知道,如果冷场怎么办,在头脑中回忆着学生处老师提供的答题思路,但是万一套路也不行怎么办,我曾深刻的去体会这期间的紧张情绪,甚至有几秒钟我思考的是苏格拉底的死刑现场,他喝下毒酒就可以安乐赴死了,当时他仍然跟狱卒和学生谈着身体的感觉,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想想自己的表现真是完蛋。转念想干点什么呢?最后我把会务组发的一本《架起心灵的桥梁》翻开阅读,是曲建武教授的近作。书中全部是曲建武同他的学生们微信留言的记录,从2015825日一直看到1117日,看着看着还被感动着哭了,我拿起笔在书空白的地方做起了笔记,开始思考各种问题,比如说:“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很重要”,“在这信息时代,微信确实可以成为同学生沟通的好渠道,因为大家都忙,很难聚在一起,有了微信学生始终同我在一起”,“辅导员想每天都见到自己的学生那太难了,但想定期微信沟通,创设仿佛在身边的感觉并不难”,“给写了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沟通一下,毕竟要求进步是好事。并同书记建议积极分子建设的事情,可能需要整理的档案会多一些,但也许能带动更多的学生进步,一边是麻烦,一边是进步,我们该如何选择?”时间果然过的很快,看着看着紧张的情绪也削弱了许多,很快我就是被带到302教室抽题备考10分钟,看到的题目是关于学生上课找“替课”并形成一条龙服务,问辅导员遇到此事应该如何做工作的案例,我沉下心分析了一下,很快确定了三个关键词:学风、诚信和责任,之后捋顺了上台发言的前言后语。十分钟备考结束的闹铃毫不客气的振动起来,我知道最关键的6分钟马上就到了,然后我被带入有监控、有裁判、有各高校观摩老师的301上场答题了,应该是正常发挥了的。紧张的一小时有点漫长,由于紧张,领队和我都没有听见我的最终得分,到晚上才看到了成绩,成绩还好对得起自己的紧张了。

最后,赛后我及时吸收了升级情绪。

在平凡的工作中没有人会乐于参加比赛,但是参加比赛是升级个人情绪控制、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平台。不参加比赛我肯定不会对20162017年所有文件和规定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些文件有的是学生管理方面,有的是习近平系列讲话,有的是关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还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等等各方面的,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所以在返校后331日资深教授主持讲解的“学习贯彻《讲话》《意见》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中,当教授提到文件中涉及到的核心观点时,诸如: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习近平讲“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等内容时,那是相当的亲切啊,顿时一种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当时就想“我学完了,大家开始学吧!哈哈哈”其实这就是一种升级,是个人知识水平和情绪掌控的一种升级。

所以比赛过程中的辛苦让我们感受最多的就是紧张和收获,就像打怪升级一样刺激。

我并不是喜欢这种紧张的情绪,但是我也不能否认这种紧张的比赛带给我的收获,相信我的队友们也会有跟我相同得心路历程。每年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不管我们是否紧张,她都会如期而至,如果我们把功夫下在平时,那么我相信一种理想的境界也会随之而来,她来我们就往,这是我们所有辅导员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动力的机会。

祝福每一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顺利举办,也祝福参加大赛的各位一线辅导员能够利用平台提升素质。

(共3407字) 阅读全文(58)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